細節
睇完靈魂奇遇記,一方面覺得要拍一套讓大眾明白講生活或生命意義嘅戲絕對唔容易; 但另一方面,睇完部戲之後冇乜感覺,借用友人嘅評語:『有點 cliche』,或太說教太樣板。反觀早前睇嘅消失的情人節好感動好令人反思,又借用另一友人嘅評語: 『好細膩咁講每一個主人翁都有共鳴、有感受嘅位』。兩套戲主題劇種同敍事手法當然唔同,但前者做得最唔好嘅就正正係套戲想叫人留意嘅嘢——細節。點解主角彈琴靈魂出竅之後仲可以穿梭靈界各個角落而其他人靈魂出竅就只要少少騷擾就即刻彈返去現實世界?係咪眼鏡同落葉係有靈魂而褲係冇?如果只係完成咗一場表演就覺得苦悶迷惘,咁我只會懷疑佢係咪真係好中意音樂表演;最重要嘅係到底主角除咗不停要返去自己嘅身體同睇見人哋點樣經歷從未經歷過嘅人生之外,佢到底經歷咗啲咩可以令佢領會到人生係咩,至少作為觀眾嘅我所知不多,因為只有大道理,沒有細節,所以也不細膩,一切看似理所當然,但打動唔到我。 細節,唔單止可以令故事動聽,喺心理治療嘅過程中更加不可或缺。我哋個腦成日團團𨍭擔心或諗住同一件事,心理學上叫 rumination,即不斷重覆想起某啲事件,包括